很多人借钱时都遇到过被要求支付担保费的情况。这笔费用到底合不合法?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六百八十二条,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。也就是说,担保本身是合法的,但收费必须合理。
关键点在于:
市场上有些机构玩文字游戏,把担保费包装成各种名目:
收费名目 | 实际性质 | 风险提示 |
---|---|---|
风险评估费 | 变相担保费 | 超过500元就涉嫌违规 |
资金监管费 | 重复收费 | 银行已包含此项服务 |
合同公证费 | 非必要支出 | 民间借贷无需强制公证 |
最近有个案例:王先生借款10万,被收了2万"服务费",后来发现其中1.5万都是担保费。这种明显超出合理范围的收费,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。
如果已经支付了高额担保费,别慌。先收集好借款合同、转账记录等证据,然后分三步走:
记住一个原则:任何不开发票的担保费都是耍流氓。正规机构都会主动提供发票,那些推三阻四不给票据的,十有八九有问题。
现在很多网贷平台把担保费隐藏在每期还款里,看似每天只要还几块钱,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超过36%。签合同前一定要用计算器把总利息算清楚,别被"日息""月供"这些字眼迷惑。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借钱时多问几个为什么,就能少交很多冤枉钱。担保不是洪水猛兽,但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条款再签字。